本站讯:自2006年7月1日起,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开始按照的“全国专利代理机构)”,实行专利代理各项业务收费。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必须通过实质审查才能授权,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仅通过形式审查即可获得授权,其实际法律权利还必须在市场运行中受到在先权利的检验。由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不经过国家确权机关的实质审查,该申请是否具备专利性往往取决于专利代理的质量,专利申请案的预审(检索)和申请文件的撰写就成了关键。
现实情况是,一方面不少地方政府把专利申请量作为主管部门的政绩给予考核,对新申请给予财政补贴;另一方面专利申请人不懂得专利授权的意义,拿到授权证书以为万事搞掂;这两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专利申请量节节高升,但授权专利主体依然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中相当比例是无效专利,俗称垃圾专利。
再一方面是专利代理的专业门槛较高,不仅仅是代理人对所代理的申请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经验更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一个成熟的专业代理人一般要经过5年以上的学习实践才有可能逐步成熟,再则,专利代理服务不是一锤子买卖,还有按时交纳年度保护规费等一系列后续服务,一个专利代理机构同样需要多年运行以积累管理经验。
但是,据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秘书长袁德评论,目前,我国专利代理服务机构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国专利代理人队伍与其他中介服务队伍相比,是个年轻的队伍,人数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专利事务所在执业经验、业务水平、管理能力、行业自律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执业市场环境上看,仍存在不少非执业专利代理人的“黑代理”,扰乱了专利代理市场,损害了专利申请人的利益,严重削弱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效果,影响了合法的执业专利代理人从业。此外,现有专利代理机构大部分采用合伙人和有限公司的体制,规模小、底子薄、资金短缺。
许多新成立的代理机构为了迅速占据市场,依靠大量缺乏经验的新手实施低价竞争策略,结果必然是代理质量不保,致使成熟的代理人代理机构长期面临赔本服务,这就是资深代理不接或少接国内申请案的原因。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克扣木匠的工钱,或者为了省钱找个缺乏经验的小木匠,很有可能得到一张很快要断腿的椅子。因此,专利代理的服务成本与质量密切相关。
目前,有些地方的物价部门仍在施行专利代理机构改制前的专利代理收费标准,不利于专利代理行业发展。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发布“全国专利代理机构收费最低指导价格”是行业管理的重要举措,我们作为一个具有近10年涉外专利代理管理经验的资深代理机构,为保障客户的根本利益,不搞低价竞争,靠近行业指导价格,视客观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的收费服务。我们相信,大多数客户是可以理解的。